近日,湖北省科技厅公布2025年度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结果,我们共获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卓越研究群体项目1项、青年A类(原杰青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B类(原青年项目)1项,重点类项目获批数量创新高。
郑安民教授申报的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分子筛多相催化”获批立项。催化剂素有化工“芯片”之称,其创新研发对提升化学反应效率、推动产业规模化生产具有关键作用。为响应国家在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对高性能催化剂的重大战略需求,我们联合武汉大学组建催化科学卓越研究中心。该中心整合两校在分子筛多孔催化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重点开展高效分子筛催化材料的精准设计与合成研究。通过集成原位反应高分辨表征技术、多尺度理论模拟与人工智能算法,系统解析分子筛催化碳基能源分子高效转化过程中的构效机制,最终构建涵盖分子筛催化剂智能筛选、精准合成及活性位点调控的全链条研发体系与理论框架。
刘国亮教授申报的青年A类项目“二氧化碳催化转化”获批立项。该项目聚焦工业废气CO2资源化利用这一全球性难题。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将工业废气CO2加氢转化为高值化学品是实现CO2减排及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推动绿色低碳社会循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CO2催化转化应用的关键在于高效催化剂的创制。目前催化剂仍存在活性界面难以调控、反应机制不明晰、产物选择性难调控等难题。项目拟针对工业废气CO2转化反应开展高效催化剂的创制及反应机制研究。利用多种原位谱学表征技术捕获和鉴定关键中间体,结合理论计算方法研究催化反应机理,探究微纳表面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以此为基础反馈于高效催化材料的理性创制。
谢华勇副教授申报的面上类项目“适用膜蛋白-配体复合物结构测定的1H和19F距离约束检测的固体NMR方法研究”获批立项。该项目基于1H和19F的距离约束,发展一组适用膜蛋白-配体复合物结构测定的固体NMR新方法,为膜蛋白-药物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高精度结构生物学工具。该研究将为创新药物设计提供关键理论支撑,服务健康“湖北战略”实施。
吴景程副教授申报的面上类项目“非金属掺杂与氧空位缺陷共修饰镍钴水滑石用于环己醇电氧化制备己二酸”获批立项。该项目聚焦小分子醇缩合反应中选择性低、碳链增长难的关键问题,提出通过调控催化剂表面局域微环境的策略,建立催化剂局域微环境生物质醇吸附方式和生物质分子转化选择性的构效关系,为生物质分子高效电催化转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基础。
万明宇博士申报的青年B类项目“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二氧化碳还原铜基合金催化剂的可解释设计”获批立项。该项目针对铜基合金电催化二氧化碳(CO2)制备高附加值的C2产物(如乙烯、乙醇),旨在通过多尺度理论计算(从原子尺度到微观尺度)和深度学习算法深入研究催化表面与反应中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电子转移、电荷分布、能级变化和势能面等关键因素。本项目在深度学习模型中引入可解释性,将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作为训练数据的一部分。该模型不仅能预测铜基合金组成结构,还能提供深入的物理化学解,具有显著的特色和科学价值。
雷火电竞亚洲官网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此次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获批,既是对学院科研实力的肯定,也是对其在未来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鼓励。雷火电竞亚洲官网将再接再厉,为我省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